焊接質量檢測是指對焊接成果的檢測,目的是保證焊接結構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性。除了對焊接技術和焊接工藝的要求以外,焊接質量檢測也是焊接結構質量管理的重要一環。焊接質量不僅影響焊接產品的使用性能和壽命,更重要的是影響人身和財產安全。
質量控制
焊接質量通常由產品的設計質量、加工質量、質量檢驗和焊后處理等環節來保證。
1、設計質量
焊接產品所選用的接頭類型及其計算強度應滿足實際的承載能力。焊接方法應適合構件的特點,經濟性好。焊接工藝過程應能盡量減少應力、變形和應力集中程度。生產勞動量和材料消耗應盡可能小,接頭設計時還要考慮探傷的方便。
2、加工質量
所采用的母材、焊絲、焊劑或焊條等焊接材料的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焊機、輔助機具和檢測儀器的性能應良好。焊前,焊接材料應按規定烘干,工件的焊接坡口要符合要求并清除切割殘渣、龜裂和污物。
質量檢驗
1、外觀檢驗
用肉眼或放大鏡觀察是否有缺陷,如咬邊、燒穿、未焊透及裂紋等,并檢查焊縫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密封性檢驗
容器或壓力容器如鍋爐、管道等要進行焊縫的密封性試驗。密封性試驗有水壓試驗、氣壓試驗和煤油試驗幾種。
水壓試驗:水壓試驗用來檢查焊縫的密封性,是焊接容器中用得最多的一種密封性檢驗方法。
氣壓試驗:氣壓試驗比水壓試驗更靈敏迅速,多用于檢查低壓容器及管道的密封性。將壓縮空氣通入容器內,焊縫表面涂抹肥皂水,如果肥皂泡顯現,即為缺陷所在。
煤油試驗:在焊縫的一面涂抹白色涂料,待干燥后再在另一面涂煤油,若焊縫中有細微裂紋或穿透性氣孔等缺陷,煤油會滲透過去,在涂料一面呈現明顯油斑,顯現出缺陷位置。
3、焊縫內部缺陷的無損檢測
滲透檢驗:滲透檢驗是利用帶有熒光染料或紅色染料的滲透劑的滲透作用,顯示缺陷痕跡的無損檢驗法,常用的有熒光探傷和著色探傷。將擦洗干凈的焊件表面噴涂滲透性良好的紅色著色劑,待滲透到焊縫表面的缺陷內,將焊件表面擦凈。再涂上一層白色顯示液,待干燥后,滲入到焊件缺陷中的著色劑由于毛細作用被白色顯示劑所吸附,在表面呈現出缺陷的紅色痕跡。滲透檢驗可用于任何表面光潔的材料。
磁粉檢驗:磁粉檢驗是將焊件在強磁場中磁化,使磁力線通過焊縫,遇到焊縫表面或接近表面處的缺陷時,產生漏磁而吸引撒在焊縫表面的磁性氧化鐵粉。根據鐵粉被吸附的痕跡就能判斷缺陷的位置和大小。磁粉檢驗僅適用于檢驗鐵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處的缺陷。
射線檢驗:射線檢驗有X射線和Y射線檢驗兩種。當射線透過被檢驗的焊縫時,如有缺陷,則通過缺陷處的射線衰減程度較小,因此在焊縫背面的底片上感光較強,底片沖洗后,會在缺陷部位顯示出黑色斑點或條紋。X射線照射時間短、速度快,但設備復雜、費用大,穿透能力較Y射線小,被檢測焊件厚度應小于30mm。而Y射線檢驗設備輕便、操作簡單,穿透能力強,能照投300mm的鋼板。透照時不需要電源,野外作業方便。但檢測小于50mm以下焊縫時,靈敏度不高。
超聲波檢查:超聲波檢驗是利用超聲波能在金屬內部傳播,并在遇到兩種介質的界面時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的原理來檢驗焊縫內部缺陷的。當超聲波通過探頭從焊件表面進入內部,遇到缺陷和焊件底面時,發生反射,由探頭接收后在屏幕上顯示出脈沖波形。根據波形即可判斷是否有缺陷和缺陷位置。但不能判斷缺陷的類型和大小。由于探頭與檢測件之間存在反射面,因此超聲波檢查時應在焊件表面涂抹耦合劑。
4、焊后處理
焊后處理包括焊接后工件變形的矯正、余高的打磨處理、接頭清洗、構件焊后局部或整體熱處理等。